各单位:
为加快科技强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在决策支持和智力支撑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青岛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计划管理实施细则》(青科规〔2022〕2号)规定,按照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2026年青岛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课题
项目申报共分3类三级类别,其中战略导向项目(A类)、决策支撑项目(B类)为定向委托,不受理公开申报。特色研究项目(C类)为公开申报项目,该类项目含5个四级类别,具体如下:
1.青岛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促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研究内容:结合青岛市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深入分析孵化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面剖析孵化器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具体作用机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功能定位出发,提出其促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从构建梯度培育政策、加快人才资源集聚、推动资金资源集聚、促进技术资源集聚等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考核指标:完成研究报告,提出青岛市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促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申报方式:公开申报
项目研究期:2026年1月-2026年12月
资金支持:不超过10万元
2.数字技术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青岛先行区公共服务质量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青岛先行区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开展青岛乡村公共服务的瓶颈诊断,梳理分析空间错配、质效落差、体系断层的原因。对标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开展公共服务的精准数字画像,提出大数据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可及性、均衡性、体验感提升的核心路径、关键举措和政策建议。
考核指标:完成研究报告,提出数字技术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青岛先行区公共服务质量的路径和举措。
申报方式:公开申报
项目研究期:2026年1月-2026年12月
资金支持:不超过10万元
3.青岛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研判上游基础研究与资源开发、中游转化研究与技术突破、下游产业化与市场应用重点关键环节的科技发展态势、创新格局、创新资源分布、核心技术需求等,分析制约青岛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提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考核指标:完成研究报告,提出推动我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申报方式:公开申报
项目研究期:2026年1月-2026年12月
资金支持:不超过10万元
4.面向高端脊柱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与应用战略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分析我市在高端脊柱微创医疗器械及数字化领域的产业现状,通过调研国内外脊柱微创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市现有产业基础与短板,研究外科化脊柱内镜技术体系与智能仿生模型、5G+AR远程系统等数字化技术融合的应用路径与转化模式,探索构建覆盖“研发-转化-培训-推广”全链条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提出推动我市高端脊柱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考核指标:完成研究报告,提出推动我市高端脊柱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申报方式:公开申报
项目研究期:2026年1月-2026年12月
资金支持:不超过10万元
5.人工智能赋能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人工智能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梳理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需求不清晰、成果评价标准缺乏、转化路径不畅、产业链对接不足等问题,探讨人工智能在成果产业化中的切入点与作用机制,从成果价值评估、市场需求分析、投融资风险预测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成果遴选与需求对接模型”,提出人工智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考核指标:完成研究报告,提出人工智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申报方式:公开申报
项目研究期:2026年1月-2026年12月
资金支持:不超过10万元
二、申报条件
申报项目必须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支持领域和方向。
(一)申报单位
1.申报单位为国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较强软科学研究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机构。鼓励跨单位合作研究,联合申报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合作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的额度和来源等。
2.申报单位应为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丰富的政府政策建议研究工作经验,相关研究成果被党政机关或有关职能部门采纳应用,研究人员配备较强、条件保障到位。
3.申报单位应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能够全面实行预算管理,科研经费设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4.申报项目受理后统一进行查新,如发现弄虚作假、剽窃、抄袭,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取消申报资格并记入信用档案。
5.落实“绿色门槛”制度。按照《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的实施意见》(鲁财资环〔2022〕29号)要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在申报项目时,须对照“绿色门槛”制度进行自查,并就是否符合制度要求做出书面承诺,填写《“绿色门槛”制度落实企业自查表》;区(市)科技主管部门需会商有关部门,对申报项目企业进行“绿色门槛”审查,审查通过的填写《“绿色门槛”制度审查意见表》并盖章,予以推荐上报。
6.项目研究原则上不得申请延期。
(二)课题负责人
1.课题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三年承担过省级以上相关课题研究的优先。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
3.有在研或未结题(包括结题未通过)的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申报者应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如发现弄虚作假、剽窃、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取消申报资格并记入信用档案。
三、资金支持方式
(一)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执行期一般为1年以内。
(二)每个项目最高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实际市拨经费低于申报数额时,不足部分由承担单位自筹解决。
(三)研究课题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采用无偿资助方式予以支持,立项后一次性拨付项目资金。
四、申报说明
(一)申报渠道
申报单位使用“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官网”(http://qdstc.qingdao.gov.cn/),已有账号的,输入账号密码登录;没有账号的,申请注册账号,经本单位项目主管单位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推荐使用火狐、360、谷歌浏览器登录,请勿使用IE浏览器)。
登录后,在“科技计划项目”模块中,点击“申报指南”—选择相应的申报通知,点击“申报”,进入“新建”对话框,选择相应方向,(例如,创新生态营造专项—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计划—******研究),网上填报并提交相关材料。网上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系统注册成功后,请妥善保存登录名和密码,以便随时进入系统查看项目申报及任务书签订、项目管理等情况。
(二)申报材料
1.青岛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
2.符合申报总体要求的有关项目及申报单位情况的证明文件;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4.项目绩效目标表;
5.企业单位提供上年度审计报告,事业单位提供当期经费收支表;
6.项目依托单位及项目申报负责人诚信承诺书;
7.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8.“绿色门槛”相关材料;
9.其他相关材料。
上述材料为电子版,涉及各类证照及证明材料请扫描或拍照原件上传系统。
(三)项目受理
申报系统已于2025年10月17日17时开放,出于审核需要,请各位申报人于10月30日前完成在线申报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区(市、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完成项目在线审核,通过系统生成项目推荐函,盖章扫描后上传,完成推荐提交。申报材料及推荐函均按时提交的,方可视为完成申报;其余情况均视为未完成申报。
(四)业务咨询及监督
1.业务咨询
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 联系电话:85911349
青岛市科技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85937275
2.监督电话
市科技局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 联系电话:85911316
3.技术咨询
联系电话:85912992
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人文社科处。
联系人:刘晖,85955762
人文社科处
202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