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人文社科讲堂第74讲:斯托夫人的“红与黑”:谈斯托的反种族主义思想与种族主义偏见

作者:  来源:  编辑:郭书君    时间:2018-08-20    浏览:

讲座时间201882315:30---17:30

讲座地点:博文楼312楼教室

主讲人:

主办单位:人文社科处、外语学院

 

主讲人简介:

    金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美国德州基督教大学文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莱特高访学者。曾任北外英语学院院长和北外副校长。目前担任北外《外国文学》杂志主编和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曾经主持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外国文学纪事”、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项目“当代美国女权文学评论家研究”、北京市共建项目“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理念嬗变轨迹及前瞻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早期美国女性文学与共和国话语建构”等。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独著和合著《美国文学》、《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家研究》、《当代美国女权文学评论家研究》、《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美国卷,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两部。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主要内容:

    作为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的作品在揭露美国蓄奴制的惨无人道、唤醒白人的良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由此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索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斯托虽然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于黑奴的极大同情,并且谴责了容许这种非人制度存在的美国社会,但身为中产阶级的白人女性斯托,在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种族主义的偏见。我们在充分肯定斯托巨大历史贡献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她的局限性。